制造新生:数智先行激活力 产业重构提能级|投资中山

2024-08-18 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

  从生产一面玻璃,到生产一块智能锁面板,捷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搬进新厂房的同时,实现了一次产品的“跨界”升级。

  一家玻璃制品企业的转型尝试,也浓缩着中山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作为老牌制造业大市,制造业占据中山经济半壁江山:威力、华帝、洁柔、榄菊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工业品牌,是外界对“中山制造”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全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在中山均有布局。

  老牌不能一直走老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4的中山,正在通过新一轮技术改造(下称“技改”)、力度空前的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等途径,对传统制造业一次“全景扫描”式的改造升级;集中优势资源扶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从一间车间、一处产业园、一块产业版图,一个老牌制造业城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也是一次传统产业升级、新型产业布局的蝶变之路。

  “这波网络流量越滚越大,让威力的线上销售大幅度增长,威力的品牌再次被擦亮。”2月18日,在中山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上,广东威力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威力电器”)董事长刘亮感慨。春节前,一条追忆威力洗衣机的网络帖子意外“出圈”,也让威力电器意外“翻红”。

  在刘亮发言的同时,位于中山板芙的威力电器厂线已全面开动,技术工人忙碌地投入持续不断的增加的订单生产之中。产线设备高速运转,一台洗衣机从零部件到成品再到装箱下线秒。

  这个曾获全国唯一的“洗衣机大王”称号、土生土长的中山企业,在时代风口的转圜中被重新发现。在流量带来“泼天富贵”前,威力电器已完成了在产品端和生产端的悄然转型,2023年微波炉产销量排名全球第三,当年整体实现20%左右的产值增长。多年来,威力电器每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新品的研发和制造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竞争力,是威力电器等一批老牌中山制造谋求转型的时代主题。

  以家电产业为例,中山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品类最齐全的家电产业链,智能家电产业营收规模超2000亿元,电视机、空调、冰箱、厨房电器等产品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老国货”的新生,并非一次简单的产品再发现。它所反映的是“中山制造”在市场磨炼中完成的一次次自我升级。

  “很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都在加班加点赶订单。”中山市南头镇工商联(商会)副秘书长曾文婷介绍,开年后工商联走访企业的情况显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已经产能拉满。很多企业订单已经能够排到四五月,甚至更远。据统计,南头镇家电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2023年,南头镇外贸增速达22.9%,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这个数据背后,是中山外贸结构的整体性优化:2023年中山家用电器出口542亿元,同比增长16%。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大象起舞”,也要“蚂蚁逆袭”。除了像威力电器这样的产业领军企业带头,中小微企业的“蚂蚁逆袭”,也构成中山制造重构生产力的主力军。

  2023年,中山工业技改投资增速排名全省第3,珠三角第2。同年,中山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一个个企业“技改”的水花,逐渐汇聚成产业集群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浪潮。

  生产力的迭代升级,发生在中山大大小小的车间内。而车间、产业园等生产空间的重构,则发生在中山“工改”的改革热潮中。

  “比如说我们的化妆品乳化生产的基本工艺,以前需要工人楼上楼下跑着拧开关来操作,现在只需在数字化系统上点一下就行了。”中山市泛华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是扎根中山市东凤镇超20年的一家老企业,公司在今年春节后搬进了“工改”新厂房,公司CEO许红军对未来信心满满:“我们没把任何一件旧厂房的旧设备搬过来。以前我们是纯人工模式,现在我们要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所以投了6000多万元,新买了一套数字化系统和智能化设备,一个员工能够正常的使用新设备创造出原来三倍的价值。”

  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也在“工改”对产业空间的重塑中找到了跃迁的“通道”。例如中山本土知名灯饰企业松伟灯饰的“黑灯工厂”,也在2023年开工建设,是中山灯饰产业的首个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这是从0到1的突破。”公司CEO助理刘银芳介绍,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需要高度定制化,公司早已有转型想法,却苦于过去一段时间缺乏用地建设定制化的园区。新的产业园将通过ERP等数字化系统,串联起智能文件柜、自动打包机等智能设备。在两栋厂房之间,有一个环形物流通道,智能机器人在其间运输可以畅通无阻。

  工业园区的整体更新,为制造企业创造了自我革新的关键契机。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正在这场“空间革命”中加速涌现。

  截至2023年底,“工改”已拆除整理超3.4万亩低效工业用地,上千个“工改”项目园区焕然一新。2023年,中山“工改”项目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约25%,“工改”已然成为中山制造向新、向高质量转型的新路径。

  “工改”所创造的全新工业园区形态,直接加速了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低收益的落后产业的“脱胎换骨”。

  以小榄镇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就是一类典型。通过“工改”新建的一批环保共性产业园,将从源头上破解传统五金等产业“生产低效率、成本高支出、环境高污染”的困局,减污降碳。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所打造的金属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低碳环保智慧园区,目前已入驻了约40家企业,并陆续投产。

  生产力的重构、生产空间的革新,催生了中山的全新产业版图。在这一轮以“创新”为主题的产业“洗牌”中,一批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种子撒在了中山的土壤上。

  2月末,中山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当天动工的69个制造业项目,总投资额564.4亿元。从名单中不难发现,绝大部分项目涉及新材料、5G集成半导体、新一代光通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例如板芙镇国际无人机产业(大湾区)集聚基地、中山市华照村乡村振兴清洁能源工业基地、大湾区智能家居产业园、粤浦大健康智造基地……

  进入3月,深圳与中山开启了发展低空经济的集中互动:3月1日,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东部通航”)赴中山三角通用机场、阜沙镇通航产业基地和深中航空港等地考察基础设施条件。3月7日,中山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低空经济专题报告会,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长、东部通航董事长、空中的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麒受邀前来授课。同日,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考察团也到达中山,针对医院低空医疗运输“硬件”建设开展调研……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培育,以新能源、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中山新兴起的产业,开始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收获竞争新优势。

  明阳智能加快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双碳”经济产业园和光伏产业园,预计新增400亿元产值,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装备产业新高地。

  康方生物2023年实现了创建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夏瑜表示,这是公司药物创新研发能力、科学的开发策略和高效的执行力向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实现高价值转化的体现。

  与此同时,在“工改”整备土地的带动下,新材料产业园、健康医药产业园、智能家电产业园等“十大主题产业园”正火热建设。在“技改”重构生产力的牵引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家电等“新十大舰队”正强势崛起。

  2023年,中山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速排名珠三角第二,投入强度增幅排名全省第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战新产业展现新优势,科学技术创新的“第一动力”在中山更加强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崭新版图在中山加速绘就。

  最近,卢海洋迎来了自己和公司的一件喜事:广东思诺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思诺得公司”)位于中山市沙溪镇的全新产业园——思诺得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业园正式落成。园区面积超8万平方米,共10层楼,设有24条生产线万元的低效工业地块,未来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的突破。然而在经历“工改”之前,作为公司董事长的卢海洋,自己的诸多想法都没办法实现:“我们之前的旧厂房是租来的,没有很好的方法对生产车间进行合理化布局。”通过“工改”重新打造一座工业园,思诺得公司得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思诺得公司是一家从事空气污染治理、净化的高新企业,基本的产品包括家用电器、空气净化器等。作为一家高新企业,思诺得公司仅用了一年多时间,规模就从2000万元迅速扩大到近3亿元。卢海洋曾表示,只要有足够的生产空间,未来两到三年公司产值还可以翻上两番甚至三番。这样一家潜力十足的企业,当年却差一点就因为没有自己的厂房而离开中山。因为有增资扩产的需求,思诺得公司曾经计划搬到韶关、湖南等地发展。“企业想要做大,一定要有自己的厂房。就像租房子和买房子,如果你是租别人的房子,必然不会去精装修。”卢海洋还用电梯问题举例子,思诺得公司此前所在的工业园因为还有别的企业共用,电梯使用率很高,加之电梯本身品质一般,导致隔三岔五就需要维修,非常影响生产。

  卢海洋的想法,在中山并不少见,这也反映了中山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时面临的“硬件”瓶颈。

  一方面,全中山33.7万亩的工业用地上,早期开发的单层锌铁棚厂房超过11万亩,且不少存在用地手续不全等历史遗留问题。对于谋求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企业而言,不仅空间难以满足设备需求,其用地性质也使企业在投资时多有犹疑。

  另一方面,更高端的系统与设备,对园区的“硬件”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空间更充足、布置更灵活的厂房及园区设计,更完善的园区电力系统,更强大的园区网络设施等等。而村镇低效工业园内的简易生产环境及配套设施,难以承载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高端需求。

  “工改”的推进,加速了这些“硬件”瓶颈的破解:近2年内,中山超过3.4万亩低效工业用地得到整备,大批用地手续得到完善,老旧锌铁棚蝶变为现代化厂区,中山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了更高质量的空间支撑。

  在过去用地“吃紧”的沙溪镇,通过“工改”拿出了几处地块供思诺得公司选择,最终留下了企业。“有了自己的厂房,我们会按照数字化智能化的标准做打造。”卢海洋说。

  走进新园区二楼的生产车间,能够正常的看到地面通过不一样的颜色进行了分区。“绿色的区域会布置生产线,蓝色的区域用来放置物料。”卢海洋边走边介绍。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为安装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打基础。搬进新厂房,思诺得公司过去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在此之前,思诺得公司旧工厂内部的物流运输问题,长期影响着公司发展。例如将物料运送到生产线上,光是在车间里就必须“绕一大圈”。由于没暂放区,工人要及时驾驶叉车将产出的成品运输到外面的仓库,避免车间内部堆积。各个物流线路之间“打架”的情况时常发生,消耗了思诺得公司大量人力物力。

  经历过“工改”,思诺得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业园也将分批引进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设备。设备可自动将物料传输到隔壁的生产线,产品产出后,会由自动导向车(AGV)进行搬运,搭乘升降机送至最近的成品仓库,全程无需人力介入。

  按照卢海洋的估算,未来公司不仅生产效率会大幅度的提高,由原来的年产量不足60万台增加至300万台,还能节约60%的人力成本。

  新厂房带给思诺得公司的变化,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思诺得公司的实验室由原来的600平方米一跃升级为现在的4000平方米,同时还配备有30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仓库,用来保存特殊物料。除此之外,思诺得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业园配备了2000多平方米的装卸平台,而在旧厂房,来运输的货柜车时常因为道路狭窄发生拥堵。

  “我们研发的一些产品,对生产车间的防尘有一定要求,以前不具备这个条件,现在可以陆续投产了。”卢海洋说。

  39.3%,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提高53.2%,占比升至14.5%;先进制造业投资提高55.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提高53.4%。2022年以来,中山投入超50亿元推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认定和培育

  20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30个示范车间、2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截至2024年3月,中山累计完成整备低效工业用地超3.4万亩。

  点击进入专题投资中山,共赢湾区【采写】南方+记者 陈少宏

开云体官网登录专业承接酒店,医院等场所的整体卫浴,整体卫生间,装配式卫浴设施等设计、定制、安装、售后为一体。咨询热线:18562518025(微信同号)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开云体官网登录|kaiyun体育平台安全|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鲁ICP备19014708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